雍文话苑|印度尼西亚劳动制度核心框架与合规介绍
2025-10-20 作者:杨非非
分享到:

一、 印尼劳动制体,劳动力总量概览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劳动力人口总量1.53 亿,是东盟劳动力大国,劳动法律体系兼具刚性保护与动态调整特征。其制度基石为2003 年第 13 号《劳动法》,辅以2023 年第 6 号《对就业创造法的修订》 及2020 年第 11 号《就业创造法/综合法》等核心法规,2025 年更通过裁员特别工作组设立、外包制度改革等政策强化监管。印度尼西亚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在劳动法的实施方面尤其要注重遵守宗教规则。作为与中国不同法域的国家,中国公司尤其要注重概念的更新,不能用国内法来比较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制度。

二、 核心制度要点

(一) 劳动合同体系

微信图片_2025-10-23_144006_634.jpg

(二) 工时与休假

标准工时:每周 40 小时(5 天制每日 8 小时 / 6 天制每日 7 小时),连续工作 4 小时需休息 30 分钟。

加班规则:每日上限 4 小时、每周 18 小时,需员工书面同意,首小时 1.5 倍工资,后续 2 倍起。

休假权益:服务满 1 年享 12 天年假,病假前 4 个月全薪,女性员工 98 天带薪产假。

(三) 工资与社会保障

最低工资:2025 年平均上调 6.5%,各省自主制定且市县可上浮。

强制福利:工龄满 1 年享全额月薪 "第 13 薪",雇主需缴纳 2.7% 就业保障基金(BPJS)。

社保体系:涵盖医疗保险(JKN)、公积金及就业保险,非正规就业者亦需参保。

(四) 终止与裁员

1. 固定期限合同:到期终止无补偿,提前解除需支付剩余工资 + 每满 12 个月 1 个月薪资补偿。

2. 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雇需 "三次警告 + 工会协商",补偿金含服务补偿(最高 9 个月工资)+ 长期服务补偿(最高 10 个月工资)。

3. 经济性裁员:需劳工部批准,支付 "2+1" 补偿金(每工作年 2 个月工资 + 1 个月通知金)。

(五)争议解决

协商优先,可向人力资源部申请调解;

调解失败可提交工业法庭,不服裁决可上诉至最高法院。

三、 中企合规警示

1. 外包红线:2025 年禁止核心业务外包,外包员工服务超 6 个月可能被认定为正式雇员。

2. 外籍员工:需遵守 "3T 原则"(技术转移、本地培训、时限限制),录用外籍员工需录用一定数量的本地员工。

3. 处罚风险:违规最高罚款 5 亿印尼盾,情节严重者面临停工整改。

四、 用工模式与连带责任风险

外包用工合规要点(依据《2021 年第 35 号政府条例第 18 条》):

1. 外包公司需具备法人资质并在 BPJS Ketenagakerjaan 注册,企业合作前需核查其政府许可与合规记录;

2. 外包公司对员工工资、加班费、社保缴纳及解雇补偿负首要责任,但企业若存在 “与外包商串通” 或 “选任疏忽”,将承担连带责任,建议在协议中明确赔偿条款并定期审计外包商用工行为。

直接雇佣与外包选择建议:直接雇佣需满足本地配比与外籍岗位限制,适合核心业务团队;外包仅适用于非核心辅助性工作(如行政、后勤),且需避免长期合作导致 “事实劳动关系” 认定风险。

五、 个人数据保护与工会权利

个人数据合规(《2022 年第 27 号个人数据保护法》):

1. 收集员工生物识别数据(指纹、面部识别)、薪资信息、绩效记录等需获得书面同意,需提供印尼语与英语双语隐私声明;

2. 企业需采取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措施,规模较大者需任命数据保护官(DPO),防止数据泄露。

工会与罢工管理(《2003 年第 13 号劳动法》《2000 年工会法》):

1. 10 名及以上同单位员工可组建工会,企业需配合工会开展集体谈判,不得阻挠工会成立或歧视工会成员;

2. 合法罢工需满足前提 三大条件,企业应建立劳资对话机制,优先通过调解解决争议。

六、 关键法律

微信图片_2025-10-23_144205_270.png

社会保障法律

微信图片_2025-10-23_144212_194.jpg

工会与劳动争议解决法律

微信图片_2025-10-23_144218_176.jpg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打开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点,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