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文医嘉易医药大健康|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合规风险
2025-11-13 作者:刘伟
分享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正迅速扩展,涵盖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医学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多个方面。然而,其技术特性与传统医疗器械存在显著差异,带来了新的法律合规挑战。本研究聚焦于生成式AI医疗器械的法律合规风险,涵盖数据安全、算法透明性、产品责任、知识产权、伦理审查等核心议题。

一、合规风险

1. 数据合规与隐私保护风险 

(1)定义与解释

生成式AI依赖于大规模训练数据,包括患者病历、影像资料、基因组数据等敏感信息。若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或共享环节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规,将面临法律追责。

(2)关键事实与趋势

医疗AI训练数据中,超过60%的数据涉及个人健康信息。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训练数据来源合法、用户知情同意。

医疗AI产品需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如使用境外训练数据)。

(3)争议与观点

支持严格监管:认为医疗数据高度敏感,应强化数据脱敏、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

反对过度限制:担忧数据合规成本过高将阻碍AI医疗创新,主张建立“沙盒监管”机制。

2. 算法透明性与可解释性风险 

(1)定义与解释

生成式AI模型通常为“黑箱”结构,缺乏对决策路径的可解释性,可能影响医生对AI建议的信任度,并在发生误诊或错误治疗时难以追溯责任。 

(2)关键事实与趋势

FDA在2024年召开的数字健康专家委员会中强调,生成式AI在医疗场景中需具备可解释性模型卡(Model Card)。

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建立AI模型可解释性评估标准。

医疗AI产品需通过算法备案与安全评估,确保其输出可验证、可追溯。 

(3)争议与观点

技术派:主张通过模型可视化、注意力机制分析等手段提升可解释性。

伦理派:认为应设立“AI医疗伦理审查委员会”,对算法偏见、公平性进行独立评估。

3. 产品责任与临床误判风险 

(1)定义与解释

生成式AI用于辅助诊断或治疗建议时,若出现误判或错误输出,可能引发医疗事故责任纠纷。责任归属涉及开发者、医院、医生、患者等多方。 

(2)关键事实与趋势

某放射科AI系统在2024年被发现每21份报告中存在1份临床显著错误。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若AI系统提供“诊断建议”而非“诊断结论”,按二类医疗器械管理;若提供“诊断结论”,则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监管更严。

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产品需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和错误内容召回机制。

(3)争议与观点

责任归属争议:是否应将AI视为“辅助工具”还是“独立决策者”?

保险机制探讨:是否应建立“AI医疗责任保险”以分担风险? 

4. 知识产权与技术垄断风险 

(1)定义与解释

生成式AI训练数据可能涉及第三方版权内容(如医学文献、图像数据库),若未经授权使用,可能构成侵权。此外,头部企业可能通过技术壁垒形成垄断。

(2)关键事实与趋势

多起AI绘画工具因未经授权使用美术作品被诉侵权。

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开发者对训练数据来源合法性负责。

国家鼓励开源生态建设,如百度、阿里等企业开放大模型权重,推动技术普惠。

(3)争议与观点

版权保护派:主张建立AI训练数据授权机制,明确“合理使用”边界。

技术开放派:支持开源共享,认为应通过“数据共享协议”促进AI医疗公平发展。

5. 伦理与社会接受度风险

(1)定义与解释

生成式AI在医疗决策中可能引发伦理争议,如AI是否应参与生命决策、是否加剧医疗资源不平等、是否侵犯患者自主权等。

(2)关键事实与趋势

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指南》提出AI医疗应用应遵循“以人为本、公平正义、透明可解释”原则。

医疗AI产品需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确保其应用符合社会价值观。

部分患者对AI辅助诊断存在“信任鸿沟”,尤其在肿瘤、罕见病等高风险领域。

(3)争议与观点

伦理审查机制:是否应设立全国统一的AI医疗伦理审查标准?

公众教育需求:如何提升患者对AI医疗的认知与接受度?

二、应对风险建议

1. 数据合规是基础:医疗AI必须确保训练数据合法、脱敏、可追溯,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与民事诉讼。

2. 算法透明性成关键:监管机构与用户要求AI具备可解释性,需通过模型卡、注意力机制等手段提升可信度。

3. 责任边界需明确:AI在医疗中的角色应界定为“辅助工具”,避免承担独立诊断责任,降低产品责任风险。

4. 伦理审查机制不可忽视:AI医疗产品需通过伦理审查,确保符合社会价值观与患者权益。

5. 标准化与政策支持加速落地:国家正推动AI医疗标准化与合规体系建设,企业应主动对接政策,抢占先机。

相关律师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打开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点,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