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兵者本色 律者锋芒
2025-08-01
分享到:

他们曾身披戎装,以忠诚与热血守护山河;如今手握律典,用专业与正义捍卫信仰。从军营到律所,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刻进骨子里的坚韧、纪律与担当——军人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化作律师庭上缜密的攻防;部队淬炼出的团队精神,沉淀为法律人协作共进的匠心。

八一建军节之际,我们邀请三位雍文"老兵律师"执笔,听他们讲述如何将军魂注入法魂,在公平正义的新战场上,续写铁血与理性交织的职业篇章。

北京办  穆伟律师

曾经,我是一名军人,在钢铁般的纪律中淬炼意志,在摸爬滚打中学会坚韧,在并肩作战中懂得信任与担当。那段岁月,让我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必达。

如今,我是一名律师,但骨子里仍流淌着军人的热血。法庭如战场,证据是武器,法律是准则。面对复杂的案件,我习惯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缜密分析;面对当事人的托付,我依然秉持"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

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法律这条路?因为,无论是手握钢枪还是手持法典,我守护的始终是同一个信仰——正义。军装虽褪,军魂永在。未来,我将继续以战士的姿态,在法律战场上捍卫每一个当事人的权利,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这,就是我的战斗,也是我的荣耀!

郑州办  代理律师

代理律师,现任职雍文郑州办高级合伙人,支部书记。代理律师是职业军人向优秀律师的成功转型先进代表,代理律师2004年入伍,曾服役于中部战区(原北京军区)红一师,在部队服役期间接受党和军队教育洗礼,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硬,多次完成部队赋予的重大、项任务并立功受奖。自2016年退役从事律师工作,在法律服务的工作岗位上,依然保持着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过硬素质,在法律服务领域坚持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并将“部队训练作战”的思维应用在法律服务的“战场”上,无论在和委托人沟通,还有法律服务或者庭审过程中总是能稳、准、很的把握住案件关键点。从而维护当事的合法利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与好评。其办理过的经典案例,被收录《无罪辩护和有效辩护》一书的优秀案例,也多次被雍文评为优秀经典案例。

重庆办  朱建勋律师

朱建勋律师,中共党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毕业于昆明陆军学院,曾先后到西安政治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杭州培训中心等军地院校学习和深造,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2次荣立三等功,2次荣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各级嘉奖。

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先后在《解放军报》、《总后政工网》和《重庆晚报》等军地刊物发表各类文字作品100余篇。1998年荣获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优秀征文奖,2006年荣获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优秀论文奖,2008年荣获西安政治学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热点问题辩论赛”最佳辩手奖。

执业以来,常怀对党的感恩之心,常怀对部队的感激之情,退役不褪色,严于律已,勤勉履职。始终秉持求真务实和精益求精的办案理念,始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己任,始终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案件。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守投身法律事业时的初心和铭记身为法律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近十年来,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打开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的三点,即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